理想光學系統的物像關系即圖解法求像、解析法求像等
一、圖解法求像
1、什么是圖解法求像?
已知一個光學系統的主點(主面)和焦點的位置,利用光線通過它們后的性質,對物空間給定的點、線和面,通過畫圖追蹤典型光線的方法求像。
2、可選擇的典型光線和可利用的性質:
3、實例:
軸上點的圖解法求像:
方法一:
方法二:
二、解析法求像
理論依據:共軸理想光學系統成像理論(若已知主平面這一對共軛面、以及無限遠物點與像方焦點、物方焦點與無限遠像點這兩對共軛點,則其他一切物點的像點都可以表示出來)
物和像的位置相對于光學系統的焦點來確定,以焦點為原點,用x、x’分別表示物距和像距。
兩對相似三角形△BAF、△FHM和△H’N’F’、△F’A’B’ 可得:
由此可得牛頓公式:
牛頓公式的垂軸放大率公式為:
物和像的位置相對于光學系統的主點來確定:以主點為原點,用l、l’來表示物距和像距。
得l、l’與x、x’的關系:
代入牛頓公式整理得高斯公式:
相應地,高斯公式的垂軸放大率公式為:
當光學系統物空間和像空間的介質相同時,物方焦距和像方焦距有簡單的關系:f’= -f。
說明幾點:
例:三片型照相物鏡, 若要求此物鏡成像-1/10x, 問物平面應放在什么位置。
利用垂軸放大率公式并代入前面求得的數據
f= - 82.055mm有
=-820.55mm
-890.5684mm
即物平面應放在離開三片型物鏡第一面頂點左側890.5684mm的地方。
三、由多個光組組成的理想光學系統的成像
1、光組:一個光學系統可由一個或幾個部件組成, 每個部件可以由一個或幾個透鏡組成, 這些部件被稱為光組。
2、光組間的過渡公式:
過渡關系式:,
②焦點間隔或光學間隔
:第一光組的像方焦點F1'到第二光組物方焦點F2的距離。符號規定:
③光學間隔與主面間隔之間的關系:
④一般的過渡公式和兩個間隔間的關系為:
⑤整個系統的放大率β等于各光組放大率的乘積
四、理想光學系統兩焦距之間的關系
物方焦距和像方焦距之間的關系式
說明:
3、理想光學系統的拉赫公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