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度學\色度學:輻射量和光學量及其單位(下)
1、光通量
標度可見光對人眼的視覺刺激程度的量稱為光通量,通常以字符表示。光通量的單位為流[明](lm)。
2、光出射度Mv
光源單位發光面積發出的光通量,定義為光源的光出射度,以字符Mv表示。假定光源的微發光面積dA發出的光通量為,則光出射度 Mv可表示為
光出射度的單位為流[明]每平方米(lm/m2)。
3、光照度Ev
單位受照面積接受的光通量,定義為光照面的光照度,通常用字符Ev表示。假定光照面微面積dA上接受的光通量為,則該微面上的光照度Ev可用下式表示
光照度的單位名稱是勒[克斯](lx)。 1 lx=1 lm/m2 。
4、發光強度Iv
點光源向各方向發出可見光,在某一方向,在元立體角內發出的光通量為,則點光源在該方向上的發光強度Iv 為
表明,點光源的發光強度等于點源在單位立體角內發出的光通量。
發光強度的單位為坎[德拉](cd)。1979年第十六屆國際計量大會對發光強度的單位坎德拉作了明確的規定:“一個光源發出頻率為540×1012HZ (赫茲)的單色光,在一定方向的輻射強度為1/683 W/sr,則此光源在該方向上的發光強度為1坎德拉”。
發光強度是光學基本量,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量之一。從發光強度的單位坎德拉可以導出光通量的單位流明:發光強度為1坎德拉的勻強點光源,在單位立體角內發出的光通量為1流明。
5、光亮度Lv
為了描述具有有限尺寸的發光體發出的可見光在空間分布的情況,采用了光亮度Lv這樣一個光學量。發光面的元面積dA,在和發光表面法線N 成角的方向,在元立體角內發出的光通量為,則光亮度Lv 為
,它相當于發光面在方向的發光強度,故式可寫成
上式表明,元發光面dA在方向的光亮度Lv 等于元面積dA在方向的發光強Iv 與該面元面積在垂直于該方向平面上的投影之比。
如果把圖5-1中的字符改為 ,該圖也能表示出光亮度定義中各要素的含義。
光亮度的單位是坎[德拉]每平方米(cd/m2 )。
給出了常見發光表面的光亮度值
三、光學量和輻射量間的關系
1、光譜光效率函數
就 其實質而言,人眼就是一種可見光探測器,其輸入為用輻射量度量的可見光輻射,而輸出為用光學量表示的光感受。所以,光學量和輻射量間的關系決定于人的視覺 特性。實驗表明,具有相同輻通量而波長不同的可見光分別作用于人眼,人所感受的明亮程度將有所不同,這表明人的視覺對不同 波長光有不同的靈敏度。人對不同波長光響應的靈敏度是波長的函數,稱之為光譜光效率函數。
實驗表明,觀察場明暗不同時,光譜光效率函數亦稍有不同。國際照明委員會(CIE)根據多組測試實驗結果,分別于1924年和1951年確定并正式推薦兩種光譜光效率函數:明視覺光譜光效率函數V(λ)和暗視覺光 譜光效率函數。圖5-2給出了V(λ)和的函數曲線,圖中的函數值已歸一化??梢钥吹絍(λ)和二者峰值所對應波長有所不同。V(λ)的峰值在處;而的峰值是在處。
2、光學量和輻射量間的關系
在波長附近的小波長間隔 內,光通量和 輻通量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
明視覺條件下
暗視覺條件下
其中,,為明視覺條件下波長、單色光的絕對光譜光效率值;lm/W,為暗視覺條件下波長=5.07×10-7m、V’()=1單色光的絕對光譜光效率值。
對于整個可見輻射范圍內的總光通量,可由在整個可見光譜范圍內積求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