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刷條件與墨色之間的對應關系
產生印刷色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有工藝技術上的不良因素,也有原材料方面的原因,產生印刷色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有工藝技術上的不良因素,也有原材料方面的原因
1、油墨對色差的影響
印刷時,只有以適度而又均勻的印刷墨層,才能較好地保證印品的墨色質量,并有效防止印刷粘臟故障的產生。若印刷墨層偏厚其粘度相應就增加,由此容易引起印刷中的紙面掉粉、拉毛現象,進而影響印品墨色均勻。但若印刷墨層偏薄及油墨粘稠度過小,印品的墨色就顯得偏淡,印品的視覺效果也就差。另一方面,由于油墨具有觸變性的特性,隨著印刷機運行時間的增長,以及印刷速度的加快,機器的摩擦系數隨之增大,油墨的溫度也將逐漸升高,其粘度也將相應下降,這樣印刷墨色就將越印越淺,使成批產品前后墨色不一致而形成色差。調配間色和復色油墨時,應盡量避免用比重懸殊較大的油墨混調,以免印刷中因比重差異大而使墨斗里的油墨,產生沉淀與懸浮,現象造成印刷色差。
2、壓力偏差與印刷色差的關系
當印刷壓力不足或不均勻時,包襯體與印版面存有接觸不良情況時,則需通過加大輸墨量,來滿足版面著墨的視覺效果,但是這樣不僅會增大油墨的耗用量,又容易產生印刷色差和印品出現粘臟質量問題。如果是用凸版工藝(采用圓壓平或平壓平型機器)印刷大面積的圖版產品,更好要采用金屬型的底墊材料,這樣,其材料平整度和堅固性較好,印刷壓力比較穩定,有利于防止壓力變異引起的印刷色差。
3、墨輥對色差的影響
若印刷大宗的產品,印刷中應適時對膠輥進行清洗,使滯留在膠輥上的紙塵。若著墨輥的彈性差、粘性不足、輥體偏心、膠體過硬以及膠體光潔度差等情況存在時,印刷過程中容易造成刷墨不均勻或不穩定現象,使各印張的印刷墨色不一致。雜質得以清除,以保證油墨的均勻產地,防止印刷色差的產生。另一方面,應調整好墨輥與串墨鐵輥的接觸位置,一般自動印刷機設有幾組的串墨裝置,以實現均勻的輸墨。但是,如果膠輥與串墨鐵輥存有接觸不良情況,勢必造成傳墨不充分、不均勻,使印品橫向版面墨色出現濃淡不均情況。對此,應調整膠輥兩端的軸頭,使膠輥與鐵輥間達到均勻的接觸狀況,調整后可采用5絲的鋼片塞進膠輥與鐵輥間進行抽拉檢驗,抽拉鋼片時以有明顯的阻力感為度。
4、給墨裝置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
當墨斗鐵輥圓心度差或存在磨損變形情況,墨斗鋼板也出現磨損變形,以及控制墨斗輥轉動的機構存在缺陷,使印刷過程中輸墨量不穩定,也會引起印刷色差的產生,對此,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處理,才能防止印刷色差的產生。此外,應注意合理條真給墨裝置,墨斗中的油墨要全面增大或減少輸送量,有兩種調整方式,一是通過調整墨斗鋼片與傳墨(給墨)鐵輥間隙來實現;而是通過調整傳墨鐵棍的轉動弧度的大小來實現。油墨在較稀的情況下,不宜將鋼片與鐵棍間隙調的過大,以免漏墨造成墨色不均。調整給墨量時,一般應將傳墨鐵棍的轉動弧度控制在其調節范圍的1/2之間,這樣可使印刷過程中的油墨濃度出現變化時,可靈活調整給墨量,以確保印品墨色的均勻一致,防止印刷色差問題的出現。
5、潤版不良引起的色差
如當水輥存在偏心情況時,由于其與版面的接觸不一致,就容易使版面供水量大小出現差異。此外,水輥熔套若使用老化或吸附油墨、雜質時,將會影響水輥的吸水性和對潤版液的均勻傳遞。再則,水斗裝置若出現漏水現象時,也會影響印刷版面水分的均勻輸送。這些不良情況存在,都會破壞版面油墨的均勻和穩定傳遞,使印品墨色出現差異。所以,潤版系統要保持良好的裝體,應經常清洗水墨輥,對使用老化的水輥絨套應予以更換,才能較好地防止印刷色差的產生。
總之,引起色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大家應該多總結,多實踐,必要時配備標準光源對色燈箱來檢測印刷小樣,以保證印刷品質。標準光源對色燈箱購買網址www.like17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