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式探索“色界—CNCS”標準
———訪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胡松
中國“色彩標準”缺失的直接后果是———企業使用國外標準,有的企業自己制定標準,由于彼此的標準不同,服裝供應鏈的各環節人員必須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色樣評估和核準,由于色樣不準導致產品推遲上市,或是直接被退回樣品和喪失訂單的現象屢有發生。
消除一切與供應鏈高效運作背道而馳的消極因素,逐步掌握屬于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色彩話語權,成為了CNCS色彩體系研發重要的動因。
對于中國紡織服裝產業而言,“色彩設計”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?
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胡松引用了兩組頗有意思的調查數據。
一組是國際流行色協會調查的數據: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礎上,合適的色彩設計,可以給產品帶來10%-25%的附加值。
而另一組國際調查則表明,人們在挑選商品的時候存在一個“7秒鐘定律”: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,人們只需7秒鐘就可以確定對這些商品是否感興趣。在這短暫而關鍵的7秒鐘內,色彩的作用占到67%。
可見,“色彩設計”作為一種競爭力,正在成為商品具備“致命吸引力”的關鍵因素。
而緊跟其后的一個問題則是,誰在掌握“色彩話語權”?換言之,除了消費者能夠用腰包來投票之外,誰在制定“色彩標準”、指引色彩開發的導向?
胡松成為了先關注這個問題的思考者之一。他對記者介紹道,從目前來看,世界上比較有代表性的色彩體系有孟賽爾體系、PCCS、CCS等,不少國家以此為基礎開發了色彩標準實物———色卡,如美國的PANTONE色卡、德國的RAL色卡、瑞典的NCS色卡、日本的DIC色卡等。在CNCS色彩體系誕生之前,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在色彩方面一直沒有統一的標準。
CNCS:“色彩管理”的專利
專利1:快速提供染色參考配方
紡織品行業的推陳出新越來越快,產品周期已經由每年兩季變為三季、四季甚至更多,這對整個供應鏈的快速反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怎樣才能讓CNCS的色彩企劃從一開始就是能夠“落地”,能夠迅速投入工業化生產?
“CNCS色彩供應鏈解決方案制定了相應的快速染色方案。”胡松指出,不同國家的紡織染整水平不同,同一色彩在不同材質上染色復現的工藝也不相同。在實際應用中,很多設計師從色卡上看到的色彩,面料商卻無法染出來,CNCS時尚色卡能夠幫助企業解決這個問題。CNCS時尚色卡為每個樣塊都提供了染色參考配方,“只要登陸CNCS官方網站,輸入色彩編號,就可以得到相應的染色參考配方。”胡松表示,“按照配方要求,在合適的環境下,CNCS時尚色卡上的顏色就可以較準確地重現在布料上,減少染色打樣的次數,節省時間和資源。我們的染色配方數據庫在不斷的豐富中,目前提供滌綸的染色配方,以后棉麻絲毛等常用基材的配方都會有。”
專利2:色彩設計的個性化定制
那么,如果超出了現有色卡包括的色塊范圍,設計師的色彩靈感又如何在面料上實現?
胡松表示,其實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。每一季,企業總會制定自己的風格和色彩,以帶來產品活力。這些色彩可能取自一朵花或一片紙,甚至只是設計師構想出來的一個色彩感覺。
這時候,色彩的個性化定制將會盡可能地幫助設計師接近理想的心理預期。
“當超出了當現有色彩無法滿足企業的個性化色彩選擇時,CNCS可在染色工藝能實現的范圍內,染出企業想要的任意色彩,并用合適的材質表現出來,進行大量復制,并以電子化方式長期保存。”胡松表示,目前,色彩個性化定制的需求已經在一些領軍品牌中顯現,而這也給CNCS標準之外增加了幾分更具創意的個性化色彩。
專利3:再次“滌綸”色卡作基材
胡松表示,CNCS色彩標準體系的一個突破在于,在研制色卡時,“將色相接近的色彩放在同一頁面上,并適當增加灰色系色彩和高彩度色彩的比例。”根據這些原則,從理論體系確定的色度值中確定了900個色彩來制作色卡。
“值得注意的是,紡織服裝行業的色卡應該是在布料上實現,而不是在紙上,同時,它開發的不是單一顏色,而是系列顏色。”胡松補充道。
一般來說,棉和滌綸是制作實物樣冊色卡的合適材質,而CNCS色卡則主要采用了滌綸色卡作為基材,這也是CNCS色卡區別于國外色卡非常顯著的特征之一。
胡松對此做出了解釋,從我國的產業發展現狀來看,以滌綸為代表的化纖類紡織品所占比例要大于棉類,世界產業總趨勢也是如此,而市場上已經有一些棉色卡,仍缺少滌綸色卡,所以優選滌綸作為色卡基材。
另外,胡松也表示,制作CNCS時尚色卡所使用的是來自全球大的分散染料制造商———浙江龍盛集團的高性能的分散染料,在色卡制作過程中,嚴格控制了各種對色彩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:如,選用不含熒光的染料和包裝紙,防止熒光干擾觀測者;使用雙層布料,把背景干擾降低到較低的水平,并規定使用本白卡紙為背景以減少誤差。
價值鏈視角下的“色彩標準”
價值鏈趨勢1:“藝術”與“科技”的平衡視角
針對色彩標準體系的研發,胡松提到的另一個關鍵詞則是“平衡”。他認為,紡織品供應鏈是一個“時尚供應鏈”,講究的是藝術和科技的結合。強調的是時尚的表達。而科技,則是藝術表達堅強的支撐。兩者之間的平衡,將使得CNCS色彩標準體系能夠成為設計師的色彩開發工具,同時又能適應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。
“色彩體系強調的是一個是色彩心理體系,而不僅是一個視覺感官的物理體系。”胡松補充道,這就需要在色彩在進行科學化地“研發”之前,對生活方式進行調研與采風,脫離藝術的色彩一定沒有任何流行說服力。
另外,胡松也表示,設計師可以把想要的色彩鎖定為一個具體的色彩編號,采購經理、面料商和染整技師只要查到色彩編號,就可以確定設計師想要的準確色彩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CNCS時尚色卡加速了藝術靈感與科技生產之間的銜接。
價值鏈趨勢2:從“純買家”視角到“價值鏈”視角
一個現實的問題是,在“全球經濟一體化”的時代中,作為中國原創的CNCS色彩體系,能否為全球買家心無芥蒂地認可?
胡松認為,問題的本質在于定位看待“色彩話語權”的辯證視角。他認為,在“產業鏈”向“價值鏈”轉變的過程之中,買家制定標準以及協商的權力已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約,“價值鏈”的核心在于公平協商以及和諧多贏,如果供應鏈上的每個參與者都能共同致力于“共通商業標準”的提升,那么,CNCS色彩標準體系就可以通過現有的市場說服力,證明它正在具備的公信力與不容拒絕的吸引力。
換言之,在看待色彩標準體系的問題上,胡松更希望從“純買家”視角轉換為“價值鏈”視角,正是在“價值鏈”的系統中,共贏的目標使得參與方彼此制約,而非單純從一方喜好與習慣出發,這也為CNCS色彩標準體系提高適用性提供了理念保障。
價值鏈趨勢3:“需求導向”下的動態視角
“如果換作是五年前來進行CNCS的色彩標準體系研發,它的市場前景未必如意,但是立足于迅速增長的消費需求,CNCS的市場應用能力已大有用武之地。”胡松表示,不管是內衣品牌愛慕的“愛慕紅”,還是美特斯?邦威的都市“青花瓷”女裝系列,都表現出領軍品牌在色彩研發與管理上的迫切需求。而另一方面,隨著供應商數目的增多,色彩控制也變得越來越嚴格,
“目前,CNCS實驗室提供的定制色卡樣與客戶樣的CMC色差一般≤0.8。”胡松表示,“除了色卡之外,服務體系的深度構建也是CNCS下一步的重點所在。”
基于此,胡松表示,CNCS技術支持實驗室也在不斷完善“色彩配方數據庫”,滿足不同材質、不同應用環境的多種染色需求。例如,內衣對水洗的色牢度有極高要求,而戶外運動產品往往對日曬色牢度又要求苛刻,無論哪種應用,CNCS色彩復現技術都會有不俗的表現。
名字解釋:色界—CNCS
CNCS色彩體系是中國紡織信息中心聯合權威色彩專家,在中國人的視覺實驗數據基礎上,經多年精心調研而建立的色彩體系。CNCS色彩供應鏈解決方案是一套完整的紡織服裝色彩管理解決方案,包括CNCS時尚色卡工具,以及色彩復現、數字化支持和個性化色彩等服務。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