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仿真黃金首飾相關檢測儀器都無法鑒定
隨著年關臨近,黃金消費進入高峰期。記者昨日獲悉,上周在香港市場發現的高仿真黃金,也曾在福州多次出現,犯罪分子在與黃金屬性相似的合金外面包裹了一層純金,極具隱蔽性,不少珠寶店深受其害,他們大多在熔掉黃金后才發現受騙。
榕珠寶店多次被騙
據《金融時報》報道,香港金匠今年被騙售了數百盎司的假黃金。這起假黃金案震驚了整個香港的黃金市場。
據悉,早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,省寶玉石協會連續接到會員單位的反饋,珠寶店將顧客以舊換新后的首飾賣給加工廠時發現,一整條首飾熔掉后只剩一堆金屬黑色沙粒。
據福州一家珠寶行介紹,他們收到一批“客戶”送來想以舊換新的黃金首飾,熔掉后才發現,首飾中被摻入了大量的銥金屬,其中千足金的首飾提煉后的實際黃金含量只有75%,含銥金屬高達20%。
不過除了在回收和以舊換新環節發現這樣的問題,福建珠寶商平時銷售的首飾未發現這種高仿真黃金。
雖然這種黃金首飾的黃金含量很低,卻并不容易被發現。犯罪分子在與黃金屬性相似的合金外面包裹了一層純金,極具隱蔽性,合金中含有相當比重的黃金,約占總重的一半左右,另外摻有銥等金屬。而過去各地的假黃金要么質地粗糙,甚至肉眼都能識別。
王乃珠說,傳統的水容法難以準確測量黃金含量。此外從目前的檢測工藝上看,檢測儀器只能檢查到貴金屬首飾表面成分,只有將首飾熔化,首飾內部低成色成分才會暴露出來。黃金熔化過程是這樣的先將黃金成品在氧化炔中燃燒,熔化后的黃金將被趁熱壓成薄片,然后把薄片放到黃金檢測儀器上檢測。